輔大新聞傳播系培養洞察社會脈動、說好真實故事的人才。課程在人文與科技基礎上,著重選題企劃、採訪查證、寫作敘事、編輯策展、創新創業,增進新聞專業能力、蓄積跨界發展潛力。系友半數進入新聞產業施展抱負,半數跨入科技、企業、教育、公益、公關、政治等領域活用傳播專長。學生可選修全校12個學院56個學系組的輔系和雙學位,還可到全球440多所姊妹校交流。

輔大新聞系成立於一九九七年,前身為大眾傳播學系新聞組,大眾傳播學系成立於一九七一年;輔大新聞傳播教育五十餘年,先後培育出馮小龍、李豔秋、沈春華、莊開文、吳小莉、文大培、胡一虎、黃哲斌、李偵禎、房業涵等新聞專業人才,以及姚開陽、姚文智、劉在武、於蓓華、蔣志薇、黃瀞瑩等跨領域人才。
本系在博雅教育基礎上,結合新聞學和傳播學,兼顧大眾媒體與社群媒體、實體傳播與網路傳播、實地採寫與數據分析、文字敘事與多媒體敘事、記者報導與公民創用、一對多傳布與多對多互動,以此培養學生四大核心能力:宏觀社會、洞察議題的思辨力;發掘事實、多元敘事的實作力;探索未來、研究開發的創造力;關懷社會、促進公義的服務力。
一、宏觀社會、洞察議題的思辨力
本系要求學生在社會學、政治學、經濟學、心理學、文化人類學五門學科中,至少選修兩門,並修習歷史、國際相關課程,厚實社會科學知識、拓展人文視野,奠定新聞工作掌握社會脈動、分析社會議題的基礎;並且開設大眾傳播理論、傳播研究方法、傳播政治經濟學等進階課程,增進學生理論思辨、學術研究的能力。
二、發掘事實、多元敘事的實作力
本系培養學生在實體世界和網路世界選題企劃、採訪查證、寫作敘事、編輯策展,以及製作文字、照片、聲音、影音、圖表、數位多媒體報導的能力;課程與時俱進,2022年起全面更新,開設新聞理論與實踐、實地採訪、紀實書寫、資料新聞學、事實查證、圖文編輯、數位內容策展、數位敘事、新聞攝影、影音新聞、廣播節目製作、資訊圖表等課程,鍛鍊學生實作力。
三、探索未來、研究開發的創造力
本系著重培養未來需要的人才,老師積極帶領學生探索未知、拓展新路。早在一九九七年就創辦網路原生媒體《生命力新聞》,贏得日本朝日新聞旗下月刊的跨國報導與推薦;近年更陸續開設數位敘事、資料新聞學、資訊視覺化、傳播社群經營、數位內容策展、新聞微型創業等前瞻課程,培養學生研究開發新題材、新文體、新媒體的創造力。
四、關懷社會、促進公義的服務力
輔大作為天主教大學,強調仁愛關懷,社會公義;本系落實這樣的精神,以弱勢權益、公平正義作為理論思辨、實務報導的主題。本系教學實驗媒體更是如此:《新莊報導》關懷社區鄰里大小事、《生命力新聞》報導「用新方法解決老問題」的社會創新創業範例,都是發揮新聞專業來關懷社會、解決問題,培育學生服務力。

輔大新聞系教學實驗媒體涵蓋報刊(新莊報導)、網站(生命力新聞)、廣播(輔大之聲)、電視(輔大電視),擁有VR、空拍機等新穎設備,以及美如咖啡館的優化教室。專任教師包括美國、英國、日本和台灣的名校博士,以及網路、電視、報紙、雜誌經驗豐富的媒體人;兼任教師更有電視台台長、新聞網總編輯、得獎廣播人、影視導演、知名黑客。
輔大是擁有文學、教育、傳播、藝術、醫學、理工、外語、民生、織品、法律、社會、管理等12個學院的綜合性大學,也是在全球五大洲擁有超過440所姊妹校的國際級學府;新聞系鼓勵學生選修各院系的學程、輔系和雙學位,來建立第二專長,也鼓勵學生出國到姊妹校當交換學生,開拓國際視野;在系上鼓勵下,每年都有多位學生赴美國、德國、法國、西班牙、奧地利、捷克、澳洲、丹麥、日本、韓國、新加坡或中國交流。
輔大新聞系努力以最好的課程、師資、設備、實驗媒體、學習資源,幫助學生增進思辨議題、實作報導、創造未來、服務社會的能力,成為未來需要的新聞傳播人才,能夠實現自我、回饋社會、開創志業。